|
3#
發(fā)表于 2009-10-19 13:19:17|來自:中國安徽安慶
|
只看該作者
| 來自安徽
他曾是一個聰明勤奮的少年,曾是一個才華出眾的演員,生活的道路無比寬廣地展現(xiàn)在他面前。然而,人生舞臺上往往穿插著悲喜劇的瞬間轉(zhuǎn)換。你想了解他是怎樣一失足成千古恨,從中央戲劇學院學生、受人關注的演員變成一個大墻里的囚徒的嗎?且看他在《揚子晚報》發(fā)表的自述——
就學體育職業(yè)高中
身在牢獄的人最容易陷入對過去的回憶,我現(xiàn)在就是這樣。從前,每當我走在人群擁擠的大街上,總會有很多陌生的朋友稱呼我“燕舞!燕舞!”邊唱邊向我打著招呼。
對!我就是那個為鹽城燕舞電器廠的收錄機做廣告的人,叫苗海忠。我出生在北京的一個軍人家庭,父母的好作風熏陶著我,使我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。初中畢業(yè)那年,正是中國體育蓬勃發(fā)展,“振興中華”的聲音響徹在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的時候,我和許多愛好體育的青少年一樣,立志做一名為國爭光的運動員。憑著一腔熱情,我考入了北京市體育職業(yè)高中。就是在“體高”的學習和訓練,使我在身體素質(zhì)方面得到很大提高,而豐富多彩的業(yè)余文化活動,又為我今后步入藝術殿堂打下良好的專業(yè)基礎。
熒屏嶄露頭角
偶爾聽說,中央電視臺要舉辦北京、天津中學生藝術五項大賽,我抱著僥幸心理報了名。通過初、復試,我竟被少年宮的老師看中;經(jīng)賽前培訓,我與其他幾名男女中學生代表北京隊與天津隊開始了比賽。唱歌、跳舞、繪畫、獨奏、朗誦,在激烈的角逐中,女子冠軍和男子亞軍被北京隊奪得,我呢,就是男子亞軍獲得者。后來,我又接二連三地參加了北京中學生文藝匯演、北京青少年影視基礎大賽、北京青少年吉他大獎賽等文藝比賽,均取得好成績,也為學校爭了光。自己的藝術才華開始得到社會的承認,更激起了我對藝術的摯愛。高二期間,中央電視臺在北京地區(qū)招聘廣告演員,我便跑去報名,誰料想招聘對象限制在有大專以上文憑的。怎
么辦?報!不管怎樣也要試試,“天生我村必有用”。出乎意料,在兩千多位報名者中,經(jīng)過嚴格的考試,我又幸運地被選中。通過兩個月的表演培訓,我終于成為登上熒屏的15人中的一個。作為結(jié)業(yè)作品,每個人需拍一部廣告片。正巧,江蘇鹽城燕舞電器廠要拍一部音樂廣告,這樣就選中了我。那手持吉他、演唱“燕舞!燕舞!一曲歌來一片情”的畫面,都是我自己構(gòu)思的。當時,只想認認真真地完成一部藝術作品,沒想到電視在全國一播放,竟家喻戶曉。人人皆知!把辔琛睆V告在當年全國廣告大賽上獲獎,我的藝術之路也越走越寬。
步入藝術殿堂
進入高三,我下決心考藝術學院。由于不斷地參加各種藝術比賽和演出,積累了不少舞臺經(jīng)驗,專業(yè)考試順利過關,但文化課要參加全國統(tǒng)考。職業(yè)高中與普通高中的教材不同,五六門課三十幾本書,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復習,怎么加我想,人生能有幾回搏,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,拼一把!
經(jīng)過半年廢寢忘食的奮戰(zhàn),在楓葉化丹的秋天,大學錄取通知書終于飛到了家中。全家人都為我考上大學而高興,我更為自己付出辛勤的汗水獲得好的成績而自豪!九尺平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這一切的一切來之不易,有機遇,有運氣,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。這是我最深的感受。
走進中國戲劇界最高學府——中央戲劇學院。這里培育出許許多多出類拔草的演員:白楊、姜文、鞏俐、王潔實、游本昌等,群星璀璨。在這藝術的殿堂里,我感到由衷的激動和自豪!
我在藝術海洋里盡情邀游。白天努力學習專業(yè)知識,晚上走進歌廳當主持人、歌手,勤工儉學,把課堂上學到的應用到社會實踐中鍛煉充實自己,藝術才能得到充分的發(fā)揮。畢業(yè)時,我已參加了《有人偏偏愛上我》《東北義勇軍》、《藍風箏》、《青春瞬間》等多部影視片的拍攝。像一只羽翼豐滿的鳥兒,即將展翅高飛,我對前途充滿信心,未來是那樣美好。
一失手陷囹圄
正當我春風得意的時候,一樁不幸事件,如同當初意外的成功一樣發(fā)生了。
1992年秋,剛剛畢業(yè)的我,隨中央電視臺劇組到無錫外景基地拍攝電視劇。一天,大家正在排練,由于臺詞對接不順,演員陳某與我發(fā)生爭吵并放棄排練,朝門口走去。我上前阻攔,不料他卻把我推倒并騎在我身上。掙扎過程中,我將他摔離身體,致使其頭部撞擊地面,送醫(yī)院搶救無效而死亡。
事發(fā)后那幾天,我驚恐、害怕,幾乎神經(jīng)失常。只知道哭,為同行陳某,也為我自己。但是,嚴酷的現(xiàn)實是無法回避的。法律無情,法院以過失殺人罪判處我有期徒刑四年零六個月。
從高山跌到深谷,我跌得好慘!昔日的座上客,今日變成階下囚。面對高墻電網(wǎng)鐵窗,我的心在流血,為我年輕造成的犯罪而悔恨。我想大喊:給我一次機會吧,別中斷我的藝術生命!可是,一想到死去的同行陳某,我無言了。想當初,我倆一個劇組,吃住在一起,共同研究劇本,是無話不說的朋友。他由于我的過失而永遠地走了。他也有父母、家庭、事業(yè),可現(xiàn)在只剩下一堆黃土了,誰又能給他一次機會呢?在此之前,從小到天我沒想過更沒做過一件對不起國家和人民的事情,只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,拍好每一部戲,把全部的生命奉獻給我摯愛的事業(yè)!然而,命運好像也在與輕率的我開一個輕率的玩笑,我該怎么辦?我的思想亂極了,猶如大海里的一葉小舟,不知飄向何方,心中充滿了迷們與困惑。 |
|